贵池傩戏的舞台美术

傩戏服装定做-傩戏戏服

贵池傩戏舞台美术的风格主要以装饰性和写意性为主。即用灯彩、楹联、一桌两椅和必要的砌末道具、栩栩如生的面具等,以古朴粗犷的表演表达剧情,加之舞台上的灯光烛光,交相辉映,展示出神奇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色彩和娱神、娱人的节日喜庆气氛。其台口的照明由松明、灯盏、保险灯发展到汽灯,直至20世纪60年代逐步用电灯取而代之。唯台中满台灯彩的烛光照明形式却代代相传,沿袭至今。

(一)化妆

贵池傩戏演员的面部不化妆,一直沿袭戴面具演出的传统,龙套及一般插科打诨的角色,既不勾脸谱,也不戴面具,只穿戴简易行头。各角色的脸谱扮相,包括冠戴、头饰、髯口均在面具上予以表现,形象鲜明、生动,富有个性。

面具,俗“脸子”,枫杨木雕制,油漆彩绘。形状为外凸内凹,眼珠和眼角镂空,便于演员表演时向外张望,戴时头上均扎一块红头巾或戴红布帽子予以装饰。全套(一副)脸子18块(也有19块)、24块、28块、36块、42块不等。根据其数量有不同称谓,如十八学士、二十四诸天、二十八星宿、三十二方位龙神、三十六金刚等。一套数量相同的脸子,其所刻的面具人物名称也各有差异。

(二)服装

贵池傩戏服装比较简朴原始,一般都是明代服装样式。早期各宗族大多因陋就筒,土布制成斜襟长袍,用黄山栀染成茶色或用靛兰染成兰色。后来,也用颜色勾绘花纹图案,乡土气息十分浓郁。后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方剧种的兴起, 傩戏服装也逐渐讲究起来。各宗族均集资到外地购置一些与一般戏曲相同的各类服装,如官衣、蟒袍、洒手衣之类。各角色服装与戏曲的服装大同小异,唯武生不用靠。平时不演出时,戏服均封存在本族祠堂的阁楼上,演出时经过请神仪式,由年首开封启用。

(三)砌末道具

贵池傩戏砌末分傩戏与傩舞两类。戏中所用,一般都自制。有关刀、钺斧、瓜锤、喝道板(罗汉竹制成)、马鞭、云帚以及小道具圣旨、印箱、朝笏、惊堂木、签筒、折扇、文房四宝等;傩舞专用有伞、古老钱、球灯、木鸟、弓箭等。其中刀枪、把杖之类备有大小两种,大的在演出时分别陈列在舞台左右两侧,插在写有“肃静”、“回避”的虎头牌木架上,为面具出巡时护驾专用;小型的作一般角色表演道具,演出时大多放在摆面具的龙床旁或龙床上。

1、龙床:摆面具的案子,用木板搭架或几张方桌拼成。上面罩有台布;面具的摆位各宗族均有一定的顺序。演出时一般都放在舞台后的左侧(如后台场子小,则放在台前左侧)。

2、龙亭:傩戏演出期间用于迎神、朝庙抬傩神(面具)专用道具。亭状,上宝炉顶,下分三层,如宝塔状,越上越小。下层最大,为一活动的方形柜,四面尽是雕花板,为正月十五朝庙安放傩神之用,第二层为龙居,朝庙时专为供放社公面具和龙玺,上有四根金柱,柱上有金龙盘云,制作精巧,且能取下。龙亭尺寸是:底层高79厘米,长、宽皆89厘米,二层高56厘米,长、宽皆69厘米。三层高86厘米,长、宽皆50厘米。

3、《舞伞》中的伞:用竹竿和蔑扎制而成,上用纸糊,伞柄为竹竿,长约1.67米;伞顶平圆,顶上用纸糊密,并绘有蝙蝠图案;伞顶周沿用纸糊成圆筒状,再镶上金色纸条;四周垂直贴上约50厘米的12层彩色纸条(若逢闰年,贴13层))。纸条上分别写着“国泰民安”、“风调雨顺”、“五谷丰登”等吉祥语。

4、朝庙仪仗专用“伞”。

(1)“万民伞”:类似古装戏舞台上皇帝出巡用的“万民伞”,用色彩鲜艳的绸缎刺绣,顶或红布制作端绣有“五福吉祥”图案,围障飘带写有吉祥语。

(2)“百代伞”:伞的围幡用绸缎刺绣的许多莲花瓣缀起来,这种莲花瓣是由本族各户捐送的,每添一口男丁即捐一个,莲花瓣多,表明其家族兴旺。每隔60年修一次谱,则更换一次。

(3)“孝伞”:它是将“二十四孝”中24人物故事刺绣在围障上,每把六幅绣像,一共四把。

5、《舞古老钱》中的古老钱。用木板制成,直径36厘米,厚度为1厘米,状如古铜钱。外圆内方;两面各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,外沿和方孔的周沿及字均用金粉勾描。也有用竹篾扎制的。

6、《舞滚灯》中的滚灯。用宽约0.5厘米的竹篾扎制而成,里外两层,皆为球状(空心),用彩纸将竹篾糊严,露出△形孔。外圈孔上贴有“风调雨顺”的彩条;两个圆球之间用细麻绳连结,可旋转;内正中有轴,轴上有一细小铁钎,可插蜡烛。表演者起舞时,内圈可自扫转动,而点燃的蜡烛始终朝上。

(四)布景与装置

贵池傩戏一般都在本姓氏宗族祠堂内搭台演唱,舞台装置古朴别致。台前檐与台内左右及后侧,分别挂有五彩缤纷、形如网状的或飘带式的纸彩。两侧台柱上贴楹联,其内容各宗族不尽相同,如刘街乡殷村姚写的是有威可畏,有仪可象;如闻其语,如见其人以及福田宗祖种,心地子孙耕等。前后台相隔处竖一排用木板或竹帘拼成、起隔扇作用的屏风,屏风的左右两边与上方分别安装对联与横披亮匾,对联为:“制度礼仪遵古法,声音节奏守遗风。”横批为“乡人衍庆”。屏风中间挂有宽1.12米、长1.67米的中堂,中堂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。如有的抄写古诗一首,有讲究的用纸扎成福、禄、寿三星,也有的像刘街荡里姚,则根据演出日期的不同书写有针对性的内容,如上七(正月初七)写的是今日是何日,人辰是此辰。拈香来祖庙,秉烛敬傩神。依旧风光好,居然气象新。年年循古例,同庆万家春。而十五则写上乡村无事闹新年,锣鼓声喧接九天。欣逢今宵月圆好,神喜人欢大团圆。亮匾两侧上下场门挂有绿色或红色帘子,帘子上方各挂一块写有“出将”、“入相”二字的扇形亮匾。

屏风前一米左右处放置演出所必需的一桌两椅(傩戏称笔桌、挂椅),上罩桌帏、椅搭(椅披);椅褡一般为红色,桌帏不定,其用料有绸、布等。桌上摆有点燃的香炉、烛台。桌椅布置一般根据剧情的需要酌情处理,如《章文显》中包公审阴案和《刘文龙赶考》中玉帝降旨,即在桌上挂一幅龙帐(幔帐),增放印箱、签筒等道具,搭架在另一张稍大的桌上,视为两层宝座,表现威严之场面。一般情况下笔桌不予去掉。遇外景只增添一两件其它代用道具虚拟表现。如《孟姜女》一剧中,城墙系用两条长凳代替,孟姜女站在凳上表示尚未修好的城墙;范杞良站在板凳上,板凳旁树立神伞,表示树。又如扮演渔、樵、耕、读的四个角色分别站立四方,表示东、南、西、北门等。

1、纸彩:傩戏用来装饰舞台的有网状和飘带式两种。台前挂的为网状,长4.33米,宽1米,用彩色纸剪成条,卷成圆筒,对角结成长4.33米,宽67厘米的网眼状(也有直接用纸条结成),下再缀33厘米长、用彩色纸剪成的细纸条,结成一缕缕的纸须。网眼上分别贴上用红纸剪成的棱形或扇形的图案,上书“傩神大会”或“驱邪逐疫”(也有的写“共庆升平”、“庆贺新年”等)四个醒目大字;也有讲究的在纸彩上安装四盏用竹扎、纸糊彩绘、里面点燃烛火的亮灯,四个大字分别写在亮灯上。台两侧及屏风上挂的为飘带式纸彩,它是用彩色纸剪成长79厘米,宽16.5厘米的纸条,上端留50厘米长写各种吉祥语,下端16.5厘米长大小剪成蝙幅(“福”字的谐音)或“寿”字等各种有寓意的图案;图案下剪成13厘米长的六条纸须,意为六六大顺。

2.亮匾:以木、竹为骨架,纸糊彩绘,中空,里面可点燃烛火的明亮匾额,通称“亮匾”,有对联、横披、扇形几种形式。直立安装在屏风两旁的为对联亮匾,高1·67米,宽33厘米,厚26厘米;安装在上方的横匾额为横披亮匾,厚26厘米,长1·19米,高59厘米。上下场门上方挂的扇形亮匾,对角线长67厘米,厚26厘米。制成向前倾斜状。

哪个少数民族的中国戏剧的化石

答案是布依族

布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,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永康乡尧古布依寨,地势非常开阔,风景秀丽,民风淳朴。说起布依族,最著名的要数当地的戏曲——傩戏了

傩戏被称为我国戏剧的活化石,可想而知它的历史是有多悠久了。布依族傩戏产生于唐宋年间,但是其渊源可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“傩祭”,传入早起主要用于布依族的“做桥”、“烧香”、“还愿”等祭祀活动,是布依族人图腾崇拜、自然崇拜、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结合体。

在傩戏的表演中,有色彩艳丽的傩画像,表达着对原始生命的崇拜。表演时身穿华美的衣服,头戴造型奇异的傩面具,再配以夸张的舞蹈动作和旋律悠扬的唱腔,再加上各种浓重民族色彩的道具和乐器,整个表演过程原始又庄重。

刚才也有提到,布依傩戏源自于原始社会的“傩桥”。傩桥意为消灾祈福,在布依族每个成年男女一生都要经历一次傩桥,这样才能去灾祈福、人丁兴旺。年轻夫妻生育了第一个孩子也会举办这个仪式,庆贺家中添了新丁,也通过这个祈求孩子能够一生平安顺遂。这一习俗至今仍在盛行。

傩戏的主要精髓在于他的面具,最多可达到36面,一般都是24面。面具是用优良的木头雕刻而成的,主要形象有将军、先锋、武馆、文官、瑶女瑶男等,无一不造型奇特,色彩鲜艳,栩栩如生。傩戏的服装大多是市面上出售的戏剧服装,和京剧的戏服差不多。道具有裙子、罗伞等。伴奏乐器有马锣、大钵小钵、大号、唢呐等。

布依傩戏集诗、歌、舞、话剧于一体,其代表作有《判官断案》、《仲定神传》、《祭神树》等,包罗万象,丰富多彩。可以说傩戏是布依族文化的集大成者